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销售热线:135 5192 9369 业务电话:0818-6668862 6668861 业务传真:0818-6244399 6434977 E-mail: scduking@163.com scdk0818@163.com |
短链脂肪酸对结肠功能有重要影响来源:中国食品报/2009 年/7 月/31 日/第 008 版作者: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 徐丹凤 孙建琴
短链脂肪酸(SCFAs) 是膳食纤维在结肠腔内经细菌发酵的产物,不仅是肠上皮细胞重要的能 量来源,还可影响影响肠黏膜屏障和肠上皮细胞的通透性、氧化应激反应等,对结肠功能和健康 具有重要的作用。但是也有一些动物和体外研究表明,较高浓度的短链脂肪酸对结肠的渗透性和 敏感性有负面影响。 ■肠内短链脂肪酸的生成 短链脂肪酸由 1-6 个碳原子组成,乙酸、丙酸和丁酸是肠内主要的短链脂肪酸,大多由膳食 纤维在结肠腔内经细菌酵解生成,也有少量来自于膳食蛋白和内源性蛋白。 肠内短链脂肪酸产生的速率和数量取决于膳食纤维的溶解度、聚合度等化学特性。不溶性膳 食纤维的可发酵性低,但可增加粪便的体积,减少结肠转运时间;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可发酵性很 高,能在结肠内生成大量的短链脂肪酸。聚合度高的膳食纤维对糖化菌的发酵作用有更高的抵抗 力,导致发酵的时间延长,远端结肠逐渐膨胀。在体内外均可生成大量短链脂肪酸的可发酵膳食 纤维和化学改性膳食纤维包括低聚果糖、菊粉、发芽大麦食品、水解瓜尔胶、燕麦麸、玉米淀粉、 异麦芽酮糖醇、葡萄糖酸等。 除了膳食纤维,其他物质通过不同的机制也可增加结肠内短链脂肪酸的浓度。例如:低聚糖— —阿卡波糖可以增加进入结肠的淀粉数量;三丁酸甘油酯经胰腺和胃脂肪酶的水解后,也可增加 丁酸的浓度;丁酸片剂可在回肠末端和近端结肠释放丁酸;还有一些是产丁酸的益生菌株,如溶 纤维丁酸弧菌和丁酸梭菌。 由于近端结肠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,因此,分解糖类细菌的发酵作用主要发生在近端结肠, 短链脂肪酸的浓度也高。远端结肠中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非常少,以蛋白发酵为主,短链脂肪酸 的浓度亦下降。远端结肠还是潜在毒性代谢产物,如氨、含硫化合物、吲哚和苯酚的形成场所。 由于远端结肠是溃疡性结肠炎、结肠癌等胃肠道病症的好发位置,因此,可以假设有毒代谢产物 的产生和短链脂肪酸的缺乏是结肠发病的病因之一。 ■短链脂肪酸对结肠功能的影响 1.丁酸与结肠防御屏障 除了对癌变、炎症和氧化应激起作用外,丁酸还可通过影响结肠防御屏障的组分,加强屏障 的保护作用,防御肠道内抗原。 丁酸对结肠防御屏障组分的影响主要有促进上皮细胞迁移,诱导黏蛋白、三叶因子(TFFs)、 活性转谷氨酰胺酶、抗菌肽和热休克蛋白(HSPs)。结肠防御屏障的一个重要组分是覆盖上皮的黏 膜层,主要由黏蛋白和三叶因子组成。三叶因子有助于改善黏膜层的黏弹特性,减少炎症细胞的 补充,并参与维护和修复肠道黏膜。转谷氨酰胺酶积极参与肠黏膜愈合,和溃疡性结肠炎炎症的 严重程度相关。抗菌肽(如 LL-37 和防御素)可以保护胃肠黏膜,防御细菌的入侵和黏附,防止感 染。热休克蛋白通过抑制炎症调制剂的产生,防御炎症,发挥保护作用。 此外,体外人结肠癌细胞株研究表明,丁酸通过增加细胞迁移率,在胃黏膜损伤后参与修复。 而高效修复表面损伤和黏膜溃疡对于维护和重建上皮屏障十分重要。 第 2 页 共 2 页 2.丁酸与肠上皮细胞通透性 肠上皮细胞通透性作为肠道防御屏障的一个重要指标,已被广泛研究。在正常情况下,上皮 细胞提供了一种高度选择性的屏障,防止有毒物质和炎性分子从外部环境进入到黏膜下层和体循 环,通透性增加表示上皮屏障功能受损。 丁酸对肠道通透性的作用取决于其浓度和研究使用的模型或物种。有研究评估了丁酸在体内 外对肠道的影响。低浓度时,丁酸诱导 Cac02 和 HT29 细胞株浓度依赖性的可逆的通透性降低, 而在高浓度时,丁酸会增加 Cac02 细胞株的通透性。丁酸在人体内不同浓度时的作用仍有待评估。 3.短链脂肪酸与饱腹感 肠道中生成的短链脂肪酸还能影响肠道上部的运动和饱腹感。很多研究发现,通过促进短链 脂肪酸的生成可能增加饱腹感。结肠黏膜中存在大量的内分泌 L 型细胞,它们分泌各种参与食欲 调节的肽,如胰高血糖素样肽 1(GLPl)、肽 YY(PYY)和胃泌酸调节素。在大鼠体外上皮细胞中, 丁酸可增加肽 YY 和胰高血糖素原的表达。在大鼠和家兔的离体结肠中,丁酸可增加肽 YY 的释 放,而不影响胰高血糖素样肽 1。大鼠结肠灌注短链脂肪酸可刺激肽 YY 释放。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可发酵的膳食纤维对饱腹感的作用是通过结肠产生短链脂肪酸介导 的。然而,多数证据来自动物研究,对人体的研究仍然有限。 4.短链脂肪酸可能的不利影响 少量研究表明,短链脂肪酸对肠黏膜有一些不利影响。短链脂肪酸过剩或蓄积可能对早产儿 的肠道黏膜有毒性作用,也可能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起作用。但仍需确定是否提高 早产儿肠道内丁酸的水平,对肠黏膜有毒性作用。 |